导航
特藏
最新
合作机构
数字化认证单位
版权声明
公文模板
标准规范
会议资料
培训资料
OpenAPI对接
项目背景
愿景与使命
组织人员
共建共享单位
年度报告
加入我们
捐赠
应用
在建项目
中文简体
NEWS
2020年9月18日,CADAL项目2020年度子项目专家立项答辩会在杭州召开。根据疫情防控指引,本次答辩采用专家组在线下,申报单位在线上答辩的形式。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的5名专家担任此次会议评委。 根据《关于自主申报2020年度CADAL项目子课题的通知》,截止到2020年7月31日,共收到32所高校,36个申请项目,共计853.39万元,内容涉及特藏资源建设、平台搭建、服务推广。2020年8月,CADAL管理中心对所有申请项目进行外送专家函评。经过第一轮函评后,资源类和技术类共有11家单位进入第二轮答辩,服务类共有12家进入第二轮评审,不参与本次答辩。 专家指导性意见汇总如下:服务类项目,今年的立项原则是地区推广服务项目优先、要有定量考核指标、之前已立项的单位将参考前两年经费使用情况。资源类项目,将根据申报单位提供的查重报告,按需、择优、兼顾经费的合理性来进行立项。技术类将按照技术的可行性、平台的可推广性、建设的必要性原则进行评审,对建设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项目,暂不予以立项。 CADAL管理中心将全面整合专家意见及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用有限的经费,慎重决定扶持的项目,以丰富CADAL的资源、提升资源的服务品质。管理中心近期将与答辩通过单位签署立项协议。
为进一步落实CADAL年度服务推广,鼓励与CADAL平台互联技术创新,积极推动CADAL各共建、共享单位特藏资源合作共建,CADAL项目管理中心开启了新一轮的CADAL项目子课题自主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CADAL项目各共建单位和共享单位。 二、申报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CADAL相关管理要求,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提交工作方案及相关预算,内容如下: (1)服务推广创新 各共建、共享单位结合自身情况,深入分析CADAL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案需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创新价值,议题包括但不局限于宣传推广CADAL特色资源、完善协同平台功能、新技术引导下创新型服务等。意向馆可结合地区特点,拓宽共享渠道,增加共建、共享单位的数目,按年度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及预算方案。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项目应顺应时代发展,融合当前主流技术,结合CADAL发展及目标群体需求,研发普适性平台。该技术平台可推广到CADAL范围内的各类应用场景,不限于某个特定的共建或共享单位、某种特定的资源类型;同时,应支持开放接口,与CADAL数据中心、各共建、共享单位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实现数据共享,平台项目中对应的数字资源类型应与CADAL现有资源类型一致,符合CADAL的定位。意向馆可向CADAL管理中心提报建设方案以及相关的经费预算。 (3)特藏资源合作共建 CADAL项目着眼于全球资源共建共享和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学术组织、科研机构、文化团体以及各个知识领域的学者、专家、收藏家、专业人员等开展广泛合作。目前CADAL已建成“民国文献大全”、“甲骨文数字化”、“老照片”、“当代生活资料”、“满铁资料”、“侨批”、“地方志”、“蒋介石资料”等特藏库。各共建、共享单位可结合自身的馆藏,利用CADAL资源进行特藏资源合作共建。意向馆可向CADAL管理中心提报建设方案以及相关的经费预算。 三、材料受理方式 请CADAL项目各共建、共享单位相关负责人在2020年07月30日前,将申报书(模板见附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 chuyi_ph@zju.edu.cn 邮件标题统一为:2020年度CADAL项目申报_服务类/技术类/资源类(三选一)_申报单位名称 注:项目申请时只需提供电子版即可。 CADAL项目管理中心 2020年06月30日
2020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2020)将于2020年10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会议聚焦数字人文的中国问题,以“积淀与超越:数字人文与中华文化(BenevolenceandExcellence:DigitalHumanitiesandChineseCulture)”为主题,在当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命运面临疫情挑战和全球化逆流,旨以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精神积淀,图谋“超越”而追求卓越,赋予数字人文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本次大会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针对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主旨发言、大会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和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是一次数字人文领域的年度盛会。为最大程度地获得相关各界的参与和支持,现再次发出征文邀请,欢迎所有人文学者、学科专家和广大学生踊跃投稿。本次会议将出版电子会议录,同时优秀论文将推荐给专业期刊予以发表。 论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数字人文理论与认识论 2.数字人文方法论与技术体系 3.数字人文的学科融合与边界探索 4.数字人文教学及专业建设 5.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 6.数字人文众包与协作 7.数字人文项目评估与最佳实践 8.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 9.GLAM与数字人文 10.中国语境中的数字人文 11.数字人文与汉学研究 12.数字艺术与数字人文 13.其他 论文要求: 1.原创,未发表; 2.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皆可; 3.可以长文、短文和海报三种形式提交。 中文长论文不超过15页,短论文不超过3页; 英文长论文不超过20页,短论文一般不超过5页; 海报请以PPT格式制作,页面设置为60cm*90cm; 4.观点明确、方法严谨、资料翔实、引用规范; 5.格式可参考附件“DH2020论文格式模板及要求-中文.pdf”,可下载模板“DH2020论文格式模板及要求-中文.doc”; 6.提交方式: 论文提交网站:http://dh2020.library.sh.cn/submit Email:dh2020@libnet.sh.cn 论文评奖 大会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奖。 一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同时免收1人会务费1500元)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同时免收1人会务费1500元) 三等奖10名,免收1人会务费1500元 优秀项目征集及评奖 本次会议面向全球征集中文或中国主题的数字人文优秀项目,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提交情况分类评选并设立奖项,欢迎各有关单位踊跃提交候选项目。 重要日期: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8月15日 优秀项目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8月15日 论文录用通知:2020年9月15日 优秀项目获奖通知:2020年9月15日 会议日期:2020年10月17日至20日 举办地点: 中国·上海图书馆 主办单位: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筹) 承办单位: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 上海图书馆历史人文大数据中心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CADAL项目管理中心 马克斯普郎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 南京大学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CBDB)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支持机构: 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弘雅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双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国际图书馆学报(IJoL)》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情报资料工作》 《全国报刊索引》 《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杂志》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零壹Lab」公众号 「数字人文资讯」公众号 「察言观数」公众号
2020年6月10日,CADAL项目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出席浙江大学智能篆刻启动仪式,和校党委书记任少波、研发团队学生代表共持智能篆刻的校歌印章,盖章启动浙江大学智能篆刻体验活动。 CADAL作为教学、科研的基础数据平台,为智能篆刻提供“印谱”数字资源,支持中国最大的篆刻数据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克俊老师带领的篆刻艺术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团队,首次开源交互式的汉字参数化设计系统,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小型智能数控篆刻机。 当前,“人工智能+字体设计”成为未来趋势。在体验活动中,师生可通过相关应用“一键生成”自己喜爱的印章,从用户自主设计印稿到成品印章只需不超过30分钟。同时,今年一万两千多名的浙大毕业生将可通过该系统平台刻制有自己姓名的浙大“求是印”。 “智能艺术游于方寸之间”,CADAL拥有的书画、建筑工程、篆刻、戏剧、工艺品等数字化资源为我国智能艺术融合、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献出新的力量。
2020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全面升级为国际赛事,国际科学技术信息理事会(ICSTI)将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今年的赛事。CADAL项目管理中心作为合作单位,诚邀各成员馆和非成员馆用户踊跃报名。 今年,我们继续打开数据的宝库,为参赛者提供更加丰富和海量的历史人文数据,面向全球征集优秀移动应用产品原型,充分释放历史人文开放数据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01作品主题:全媒融合,用DH解构历史之美 本次竞赛还推荐以下创意子主题:海上留声、尺素传情、中华老字号、西学东渐、民国教育、市井百态、海上名家。 参赛者可以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创作,但不限于以上主题。 02竞赛日程 1参赛报名:4月23日至5月31日 2IT4L2020:人文研究的技术之美暨2020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训练营:5月下旬 3作品提交:8月中旬 4作品评审:8月中旬至9月中旬 5结果发布:10月中下旬 6颁奖典礼:10月中下旬 本次竞赛各项日程及通知都将公布在竞赛官方网站(http://opendata.library.sh.cn/)及文化和旅游研究上海图书馆基地官方微信/微博上,请各位参赛者及时关注 03开放数据内容 本次开放数据内容来自上海图书馆、CADAL项目管理中心(http://cadal.edu.cn)、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复旦大学图书馆、广州搜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 本次竞赛建议以所开放的历史人文数据为基础,使用数量和使用方式不做限制,尤其欢迎融合竞赛以外的开放数据,或与其他机构提供的数据服务进行整合。 04奖项设置 竞赛奖项:一等奖1名10万元人民币 二等奖2名各5万元人民币 优胜奖5名各1万元人民币 最佳创意奖1名2万元人民币 最佳设计奖1名2万元人民币 人气奖项:最佳人气奖1名3千元人民币 人气奖7名各1千元人民币 以上奖金均含税,纳税义务需由获奖者承担,税额由发奖单位代扣。 05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化和旅游研究上海图书馆基地、国际科学技术信息理事会(ICSTI) 合作单位:CADAL项目管理中心、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CBDB)、复旦大学图书馆、广州搜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 06联系方式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张老师电话:021-54565210电子邮箱:zyzhang@libnet.sh.cn 欢迎有意组队参赛的个人或团队函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QQ官方讨论群
为鼓励高校师生基于开放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应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数据素养和数据能力,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上海市科研领域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教育部CADAL项目管理中心、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和相关企业面向全国高校师生举办第二届“慧源共享”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系列活动。 活动开幕式拟于2020年4月23日上午9:30-11:30在线举行,精彩不容错过! 活动议程 09:30-09:35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致辞 09:35-09:4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领导致辞 09:40-09:45复旦大学领导致辞 09:45-09:50大赛启动仪式 09:50-10:00大赛系列活动介绍 10:00-11:10主旨报告(报告人: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 11:10-11:30大赛答疑与互动 主旨报告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2007-2014年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报告主题:《信息与人类文明》 报告内容:任何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人类获得信息的能力是文明进程的关键因素。 菲迪皮茨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只为了传递一条信息,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成百上千的烽火台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只能传递简单的信息。 伏生以生命延续着《尚书》的信息一直背诵到九十岁。 玄奘历尽艰辛,留学印度十九年,取回佛经,又以毕生精力翻译,使这些佛经以汉字方式永存于世界。 数字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已经空前便捷,人类又面临新的挑战。 参与方式: 1️⃣:场内就坐 🔸请提前下载并安装ZOOM 🔸有机会参与互动提问和现场抽奖 🔸扫下方二维码,抢先注册 (内场名额有限,限500位,先到先得) 2️⃣:观看直播 上海教育云直播平台 bilibili
在全国共抗疫情的特殊时刻,本着“共建共享、方便用户”的服务理念,CADAL推出“使用edu域名邮箱注册即可校外访问资源”服务,CADAL成员馆用户绑定所在单位对应的edu域名邮箱,即可摆脱IP限制,无需本校VPN在校外也享有与校内相同借阅权限,以稳定访问CADAL资源,为广大师生远程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和支撑。 具体步骤如下: 注册: 访问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官网http://cadal.edu.cn,点击右上角[登录/注册],如图1所示。 图1 选择[快速注册],如图2所示,点击后使用edu域名邮箱注册。 图2 注册后系统将发送一次性激活链接到所填邮箱,请注意查收邮件并点击该链接激活账号。账号激活后即可登录CADAL,使用CADAL资源。 登录: 除密码登录,用户也可选择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微信扫描页面中的二维码,如图3所示,首次扫码需填写图4所示的简单个人信息内容,点击注册授权即可完善知领名片。 *二维码每次均为动态生成,有效时间为5分钟,请务必及时扫码。 图3 图4 (注:知领名片由中国工程院牵头建设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开发运维,服务于专家学者的学术社交及个人学术成果管理。学者在注册知领名片后,会获得一个由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分配的国内学者唯一标识符KID(KnowledgeID),以解决国内学者的姓名消歧问题。通过知领名片,学者可快速认领自身的学术成果。) 绑定: 1.已有账户密码登录后在[个人设置-账户信息]中将此前的非edu域名邮箱重新绑定为edu域名邮箱即可,如图5所示。 系统将发送验证邮件,请注意查收并按邮件所示确认。 图5 2.未注册先微信扫码时,完善知领名片后回到CADAL登录页面,出现[是否绑定cadal原有账号]时选择[不绑定],如图6所示。在出现的创建cadal账户对话框中填写edu域名邮箱,如图7所示。并注意查收系统邮件以激活账户。 图6 图7 3.已有账户微信扫码完善知领名片后回到CADAL登录页面,出现[是否绑定cadal原有账号]时选择[绑定],识别登录后在[个人设置-账户信息]中将此前的非edu域名邮箱重新绑定为edu域名邮箱即可。并注意查收系统验证邮件。 *校外用户如已绑定edu域名邮箱,请勿再在[个人设置-账户信息]中操作[IP机构绑定];非edu域名邮箱用户,可在校内进行[IP绑定机构]或通过VPN访问校园网操作[IP绑定机构]。 想拥有更好的访问体验,CADAL建议您: *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对于已通过IP认证,在校外也可自由访问CADAL的非edu域名邮箱注册用户,原权限不变。但鉴于各校VPN设置差异,推荐更换为edu域名邮箱,以享受更稳定的远程访问体验。 *对于非成员馆用户,暂时仅限借阅古籍及外文资源。如希望访问更多资源,可建议所在院校图书馆加入CADAL项目,具体流程参见[加入我们]。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更好地助力广大师生学习与科研需要,CADAL服务不间断,读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线上咨询等方式提出问题,CADAL分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为您解答疑惑。下面小编针对近期用户提出的共性问题予以解答。 1、读者在哪里注册?校内与校外注册有什么区别? 读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注册,但在校内注册和校外注册还是有区别的。在校内注册账号拥有该单位权限,校外注册使用权限为公众用户权限。未返校的读者可以通过VPN登录校内系统进行注册。 2、如何用KID访问CADAL? KID(KnowledgeID)是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分配的国内学者唯一标识符,旨在为国内的专家学者分配唯一学者标识符,解决国内学者的姓名消歧问题。 CADAL项目新版用户登录系统在自动识别IP认证的基础上,与KID认证平台对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的方式注册和登录,实现了便捷化身份统一认证及知识发现。 3、要进行IP绑定机构吗? 注册用户在校园网内登录后,可以在个人设置中进行手动IP绑定机构,账号直接拥有该校权限;如果没有绑定认证,将根据IP判断所属权限。 更多问题详见http://cadal.edu.cn/index/show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