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特藏
最新
合作机构
数字化认证单位
版权声明
公文模板
标准规范
会议资料
培训资料
OpenAPI对接
项目背景
愿景与使命
组织人员
共建共享单位
年度报告
加入我们
捐赠
应用
在建项目
中文简体
NEWS
为进一步促进陕西地区各成员馆积极参与CADAL项目共建共享、协作发展,CADAL陕西地区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于11月30日在线上举办“2022陕西地区CADAL项目共建共享研讨会”。会议由CADAL陕西省中心负责人、图书馆副馆长杨峰主持,来自41所成员馆及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长、技术负责人,共计112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浙江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三位专家馆员就CADAL资源建设及建设过程的技术问题做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CADAL项目管理中心秘书长、副主任黄晨研究员作题为《CADAL20年——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他从百万册书计划向知识中心的发展方向、从文献数字化到知识生产的技术应用、从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发展到数字知识服务联盟的合作倡议出发,三方面介绍了CADAL项目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愿景。 清华大学图书馆张书华馆员作题为《新版CADALOPENAPI系统优化》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CADALOPENAPI系统的实施背景、应用情况、新版CADALOPENAPI的升级内容和使用指南。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陈雅迪馆员作题为《CADAL资源共享集成及年度合作项目案例分享》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CADAL陕西省中心带领成员馆开展CADAL资源宣传推广、CADAL与OPAC系统的共享集成、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CADAL年度合作计划申报的实践经验。在交流环节,参会成员反响热烈,围绕数字知识服务联盟、特藏库平台建设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是CADAL陕西地区中心,也是第一批参与建设CADAL项目的图书馆。自项目建设以来,积极参与共建、共享、集成与推广工作。在资源共建方面,先后向CADAL管理中心提供了古籍善本、民国书刊、学位论文的等数字资源6万余册;在宣传推广方面,已发展成员馆41所,同时积极推进共享集成工作,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陕西地区成员馆开展CADALOPENAPI共享集成与推广项目;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承建“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项目,目的是建立一个通用型特藏资源库发布平台,解决当前图书馆特藏库建设的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中心馆的核心作用。 本次会议加深了陕西地区图书馆对CADAL项目及资源服务的了解,进一步扩大了CADAL项目在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未来,CADAL陕西地区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将继续推进陕西地区成员馆深化地区服务效能,宣传CADAL资源与服务,共享集成工作成果,助力地区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时代里,人工智能、历史学、图书馆等不同领域与数字影像会发生怎样的交集与碰撞?11月18日,作为世界摄影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数字时代的影像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丽水举行。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院的教授、专家等在线上线下以“今日的未来遗产”为主题,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 研讨会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同时进行,除了有高校的摄影教授参会外,还汇聚了历史、数字档案、人工智能等专业院校学科带头人,会议围绕数字遗产保护传承、摄影高等教育学术体系构建、学科融合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和成果交流。 在CADAL平台上有很多的图像特藏资源,如老照片、印章、碑帖、书画等。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受邀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做了题为《CADAL图像数据建设与研究》的主题汇报,介绍了CADAL平台在图像数据处理方面的建设成果。 另外,来自莱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的高校教授也都针对数字时代的影像教育展开了研讨。
2022年11月16日,CADAL门户二期升级项目验收会在线上召开,会议邀请了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和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江波两位技术专家参会指导,项目承建方江西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三方平台书递网相关人员和CADAL项目管理中心人员共计16人参加了验收会。 为了提高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升用户阅读体验,扩展资源来源,以及更好的利用数字知识服务联盟资源,CADAL门户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期升级。具体内容包括升级阅读系统,引进第三方出售电子书,增加第三方扩展检索,建立特藏申报平台,增加后台管理功能,联盟管理平台建设等。目前,CADAL平台引入了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框架)标准规范,对报纸、图形图像类型资源的加载速度及用户浏览体验进行提升;支持对所有类型资源的章节阅读;优化了用户认证和登录方式,除邮箱登录和微信扫码登录外,新增了手机验证码的登录方式;扩展资源来源,增加了CCBD目录检索;新增成员馆/区域中心馆后台,并建立了特藏申报平台。数字知识服务联盟门户目前已建成,并对广大用户开放,读者可根据出版社和出版时间查看新书上架、图书畅销榜、热门图书。同时,联盟成员馆采访人员可通过联盟管理平台进行采购、流通管理、荐购管理、账号管理、自有数据提交等相关操作完成电子新书采购。 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超星公司的验收汇报,观看了完整的系统演示流程,并对项目细节进行了质询、讨论和评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CADAL门户二期升级项目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开发任务,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和要求,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也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包括进一步完善压力测试和信息安全测试、把握功能实现细节、聚焦优化用户服务等,希望承建方按照相关意见逐一整改,力求成为一个好的项目建设示范。
为加强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合作与学术交流,提升文献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共谋发展和学术创新,11月10日,以“‘一带一路’建设与多语种文献支撑和保障”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年会在“云端”开幕。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数智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方向”“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外语类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图书馆人的转型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度探讨和交流。在主旨报告环节,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做了题为《CADAL20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介绍了CADAL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并重点阐述了未来CADAL发展的新思路以及数字知识服务联盟的建设现状与服务实践。 本次论坛由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CALIS共享域服务中心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30家院校、科研单位及厂商的130多名代表参会。
2022年11月1日,由CADAL项目管理中心和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思路与实践”线上主题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在CADAL官方微信视频号上同步直播。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7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作主题报告,会议设置了互动环节,针对相关话题深入讨论,据统计,本次线上主题研讨会共吸引了600余位学者同行在线观看学习。 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带来了各自的技术思路以及应用实践成果,对“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这个主题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研讨。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会议上半场由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主持。来自宁波大学计算机系刘柏嵩教授探讨了学术大数据推荐系统的技术框架和实际应用场景,并对推荐技术未来在学术领域更广泛的应用作了进一步展望。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副主任张磊详细介绍了上海图书馆数据中台的定位、功能架构,以及在个性化推荐方面的应用实例。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寅带来了他在机器阅读理解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江波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针对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会议下半场由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勇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馆员李欣详细介绍了个性化服务中推荐系统概况、应用实践,并对CADAL平台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优化资源服务环境为牵引,在系统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和探索。最后,杭州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主任黄铁城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图书馆读者行为数据采集及治理、数据服务及应用。 CADAL作为国内最早的数字图书馆之一,一直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探索,立项支持个性化推荐项目在CADAL平台的实践与应用。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会后表示,在智慧图书馆的背景下,希望未来图书馆界不仅要打破数据孤岛,更要打破技术孤岛,让通用技术得到整合和共享,更好地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未来,CADAL平台也将继续为技术专家们提供成果试验和展示的平台,为读者们提供更智慧的服务。
10月26至27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十四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孔伦、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副馆长陈樱,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管理厅、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澳门大学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港澳台及国外机构的30余名馆长和专家,以及50余位省级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其他学术机构的馆长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智’同道合,创新赋能——智慧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受邀参与会议,并做了题为《海外文献的数字化回归与知识交流平台建设》的主题报告分享,分享了CADAL在海外文献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的实践探索,以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成果。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中文文献机构如何利用好新技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共建共享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共享,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CADAL将继续加大与国内外各机构的合作,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进一步推动中文文献资源在世界的传播和共享,共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活力、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10月27日,由清华大学图书馆负责的CADALOpenAPI系统优化开发及示范应用研究项目结项会在线上召开。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宁波大学等13所高校从事API对接和推广的馆员和CADAL项目管理中心的老师参加了结项会。 CADALOpenAPI系统在促进CADAL成员单位共享、揭示和利用CADAL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有效整合、对接CADAL资源与其自有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由清华大学图书馆自2011年起承接,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优化升级。随着CADAL项目的进展,OpenAPI的系统运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项目开发负责人张书华汇报和演示了CADALOpenAPI系统在用户检索模式、检索记录、后台管理等方面的升级和优化功能。随后多所高校从事API对接和推广的老师从用户角度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相关意见,包括对原有API的兼容问题,用户登录的问题,封面返回的问题,返回结果的精准度以及关于机构用户身份判断的问题等,张书华一一进行了答复。 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提出,CADALOpenAPI系统的开发基本完成并已经部署到CADAL本地服务器,希望对接过多家系统、有成熟经验的图书馆能够率先进行测试并分享示范用例,这对整个系统的快速推广和下一步的研发升级,进而更好地对CADAL资源进行揭示、利用、共享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提升个性化推荐服务水平上,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如何在海量、复杂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为读者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成为亟待探讨的热点话题。 在此背景下,CADAL项目管理中心和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22年11月1日(周二)召开主题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思路与实践”的线上专题研讨会。 会议将邀请学界和行业内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分享独到见解,并设置互动环节,针对相关话题深入讨论,欢迎广大同行、学者参会交流!(“腾讯会议”APP/小程序输入会议号,或扫描下图会议二维码即可加入会议)